泰國軍政府逾6年的治理期間,藉由限制政黨活動、管制集會遊行及篏制社會輿論等強勢手段,讓泰國民間不滿的聲音與抗議主張,難以匯聚成有效的宣傳和動員網絡,儘管期間時有零星抗爭運動,但人數不多且為時不長,往往只能以小組人馬採靜坐或快閃形式進行,造成改革訴求難以爭取到社會大眾的支持與響應。
即使他解釋這是對方贈送的外交禮物、他已將鑽石變賣並捐款給公益組織,但傳聞中的其中一個組織紅十字會出面表示沒收到任何捐款,使季斯卡的辯解被戳破然而他處理法國經濟與失業問題的表現不盡如意,加上與保守派的分歧漸深,最終連任失敗,逐漸被淡忘。
法國前總統季斯卡(Valéry Giscard dEstaing)昨(2)日晚間在家中因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病逝,享耆壽94歲。他亦是歐洲整合的重要推手,與前德國總理共同發起歐洲貨幣體系,為未來的歐元奠定基礎。力推法國現代化,促進歐盟一體化 《France 24》報導,季斯卡1926年出生於一個富裕的法國菁英世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佔領德國萊茵河西岸的萊茵蘭地區,季斯卡的父親在當地擔任財政官員,因此他的出生地是德國科布倫茲。那是法國民眾第一次有機會看到總統參選人在滑雪、為足球隊加油、在電視上表演手風琴,甚至穿泳裝亮相。
季斯卡獲得當代法國演藝名人支持,影星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和亞蘭德倫(Alain Delon)、有「法國貓王」之稱的搖滾巨星約翰尼阿利代(Johnny Hallyday)當時都支持他,穿著印有「季斯卡掌舵」的T恤為他助選。季斯卡之後擊敗左派代表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得票率50.81%勉強勝選,是自拿破崙之後最年輕的法國元首。台北莫斯科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駐莫斯科代表處早在2018年就曾經發文警告,越來越多俄羅斯能源產品詐騙案件發生,也提供查證方式與管道判斷是否為詐騙。
這個理由並不意外,也不能說錯,只是我看過太多為了賺價差、打臉充「業績」,結果最後被倒帳、連本金都賠光的案例了。凱羿的說法是,因新冠疫情造成原有產品業績不佳,今(2020)年度「有意切入新產品和業務,且交易均透過之前供應鏈夥伴介绍」。雖然企業經營上連被騙兩次,但在投資自家股票上眼光實在精準,剛好在簽約遭詐騙之後轉讓,股價正好在100多元的高點。Google即可發現的老梗騙局,為什麼號稱有完整內控制度的上市櫃公司,居然還會上鉤? 從後續的公告來看,凱羿主動自爆多項內控缺失,像是未對供應商進行評鑑、未審核採購對象、未取得內外部憑證即付款、甚至用印後才進行合約書面程序等,但最重要的問題卻沒有答案: 為什麼購油案,偏偏繞過了這些可以擋下詐騙的控制呢? 從各方資料看來,我們可以合理推論,經營階層直接主導購油案,老闆一句話一切便宜行事,一切關卡全都瞬間綠燈,該作的檢查全部後補。
──《HiNet生活誌》 資本額4.55億台幣的公司,簽訂好幾億美金或歐元的合約之前,居然沒先跟相關單位查證?除了之前提到的各官方機構防詐提醒,若稍微查一下買方福建泰興投資的資料,至少會發現三個疑點: 它曾經被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異常經營名冊(因公開訊息造假) 它明明是個類金融機構,買油要做什麼? 最後,它註冊資本額才6888萬人民幣,花5.31億歐元買油的機會有多高? 更搞笑的是,俄羅斯油商否認簽過這個合約,也就是說,從頭到尾凱羿根本沒跟賣方正面接觸過,完全透過詐騙中介商,連合約都是假的。2020年11月17日,又一間KY公司(國外註冊,來台上市)出事了。
中介商天成貿易因此獲得仲介費6.8萬歐元。如果老闆或公司回應這純粹是個人理財規劃、純粹巧合,我只有一句話奉上 ──巧合啦哪次不是巧合。丟臉的不是被騙,而是被老梗騙。這真的是台灣上市櫃公司該有的水準嗎? 詐騙二:醫療手套預付款詐騙 凱羿接獲美國客戶醫療手套訂單200萬盒,因此透過台灣大東山公司向越南工廠採購,但大東山並未跟美國客戶指定的越南工廠採購,因此解除合約,不過已經預付大東山的6790萬台幣卻收不回來。
圖片來源:凱羿年報 不僅經營不善,連誠信也打折 據報載,凱羿大股東謀燦控股(薩摩亞)有限公司(是的,就是董事長兼總經理蔡謀燦的那個謀燦)在9月25日申報轉讓1500張股票,分別在9月與10月賣出500張與1000張。在2019年報中,對於2020經營方針有以下的描述,其中「誠實、信賴、永續」、「專注於本業經營,恪遵法令規定」這幾句話,現在看來格外諷刺。不知道是俄羅斯輕質循環油真的太便宜,還是凱羿買上癮了,除了跟俄羅斯買,而後又跟中創港豐能源石化買了5億歐元,並與福建泰興投資簽署合約,打算以5.31億歐元售出。既然客戶已指定工廠,為何不直接向該廠採購,或至少簽定三方合約、確保是跟客戶指定工廠採購?另外,如果是指這間大東山生技,資本額才580萬,凱羿居然願意預付超過十倍的資本額? 如此粗糙的企業經營方式,實在令人開了眼界,特別是當你知道凱羿的經營方針時。
因前陣子另一KY股康友發生掏空,簽證會計師亦為勤業眾信,因此有不少投資者認為凱羿此案又是會計師怠職凱羿的說法是,因新冠疫情造成原有產品業績不佳,今(2020)年度「有意切入新產品和業務,且交易均透過之前供應鏈夥伴介绍」。
這種為了業績、完全視內部控制為無物的高層,問題還不大嗎? 特別是看到以下報導,董事長兼總經理蔡謀燦所說描述的過程,真的無法置信這是上市櫃公司老闆該有的「精明」程度: 蔡謀燦表示,該買賣事宜經多次交涉發現諸多疑點,遂向莫北協駐台代表處、莫斯科地區工商會與俄羅斯OJSC油廠之母公司駐北京辦事處等相關單位查證,經回覆所查資料之真偽性存在疑慮,發現事有蹊蹺後,立刻率公司法務及律師向警方報案,公司根據已掌握的事證以及律師專業意見,認為此交易幾乎可確認為合約詐騙案件。這個理由並不意外,也不能說錯,只是我看過太多為了賺價差、打臉充「業績」,結果最後被倒帳、連本金都賠光的案例了。
因此以下盡力腦補,試圖拼湊出「可能的真相」。中介商天成貿易因此獲得仲介費6.8萬歐元。如果老闆或公司回應這純粹是個人理財規劃、純粹巧合,我只有一句話奉上 ──巧合啦哪次不是巧合。詐騙一:俄羅斯輕質循環油 在天成貿易的仲介下,凱羿先是與俄羅斯Novokuibyshevsk Refinery簽訂4.8億美元採購合約,後因故無法履行,而改與俄羅斯Caspian簽訂4.75億美元採購合約(也有一說是前後簽了四次合約)。在2019年報中,對於2020經營方針有以下的描述,其中「誠實、信賴、永續」、「專注於本業經營,恪遵法令規定」這幾句話,現在看來格外諷刺。這真的是台灣上市櫃公司該有的水準嗎? 詐騙二:醫療手套預付款詐騙 凱羿接獲美國客戶醫療手套訂單200萬盒,因此透過台灣大東山公司向越南工廠採購,但大東山並未跟美國客戶指定的越南工廠採購,因此解除合約,不過已經預付大東山的6790萬台幣卻收不回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今年也發了公告,提醒疫情期間的俄羅斯石油貿易騙局。不知道是俄羅斯輕質循環油真的太便宜,還是凱羿買上癮了,除了跟俄羅斯買,而後又跟中創港豐能源石化買了5億歐元,並與福建泰興投資簽署合約,打算以5.31億歐元售出。
Google即可發現的老梗騙局,為什麼號稱有完整內控制度的上市櫃公司,居然還會上鉤? 從後續的公告來看,凱羿主動自爆多項內控缺失,像是未對供應商進行評鑑、未審核採購對象、未取得內外部憑證即付款、甚至用印後才進行合約書面程序等,但最重要的問題卻沒有答案: 為什麼購油案,偏偏繞過了這些可以擋下詐騙的控制呢? 從各方資料看來,我們可以合理推論,經營階層直接主導購油案,老闆一句話一切便宜行事,一切關卡全都瞬間綠燈,該作的檢查全部後補。為什麼呢?要嘛公司敘事能力極差,要嘛公司試圖掩蓋真相,而我個人相信絕對是後者。
為什麼要隱瞞事實呢?因為真相一定十分難看。丟臉的不是被騙,而是被老梗騙。
幾份資料或報導說法不一,但可以得出三個肯定的結論:一是全都講得不清不楚,二是凱羿真的被老梗騙,三是經營階層大有問題。圖片來源:凱羿年報 不僅經營不善,連誠信也打折 據報載,凱羿大股東謀燦控股(薩摩亞)有限公司(是的,就是董事長兼總經理蔡謀燦的那個謀燦)在9月25日申報轉讓1500張股票,分別在9月與10月賣出500張與1000張。台北莫斯科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駐莫斯科代表處早在2018年就曾經發文警告,越來越多俄羅斯能源產品詐騙案件發生,也提供查證方式與管道判斷是否為詐騙。──《HiNet生活誌》 資本額4.55億台幣的公司,簽訂好幾億美金或歐元的合約之前,居然沒先跟相關單位查證?除了之前提到的各官方機構防詐提醒,若稍微查一下買方福建泰興投資的資料,至少會發現三個疑點: 它曾經被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異常經營名冊(因公開訊息造假) 它明明是個類金融機構,買油要做什麼? 最後,它註冊資本額才6888萬人民幣,花5.31億歐元買油的機會有多高? 更搞笑的是,俄羅斯油商否認簽過這個合約,也就是說,從頭到尾凱羿根本沒跟賣方正面接觸過,完全透過詐騙中介商,連合約都是假的。
生活用品國際貿易與製造商凱羿,公布了驚人的重大訊息 ──除了採購醫療手套之預付款項損失6790萬外,在採購與銷售輕質循環油(農林漁業、建設、船舶用途等重油)的合約中,可能需承擔約10億元之違約金。對於對方的詐欺締約行為,經凱羿去函查證後,俄羅斯OJSC油廠之母公司駐北京辦事處油品權益公司已私下回應否認契約真正性,而相關兩家中方(大陸)公司,在凱羿查覺中介方有欺騙情事並反應後,目前也沒有進一步要求履約或賠償的主張。
有趣的是,凱羿這次遇到的反而不是倒帳,而是手法更低級的詐騙,重點是還被連騙兩次。會計師並不是長駐公司的會計或稽核單位,公司明明訂了內控,該做的事前徵信或檢查都略過不作,硬是要捧著大把鈔票送給詐騙公司。
2020年11月17日,又一間KY公司(國外註冊,來台上市)出事了。因前陣子另一KY股康友發生掏空,簽證會計師亦為勤業眾信,因此有不少投資者認為凱羿此案又是會計師怠職。
雖然企業經營上連被騙兩次,但在投資自家股票上眼光實在精準,剛好在簽約遭詐騙之後轉讓,股價正好在100多元的高點。既然客戶已指定工廠,為何不直接向該廠採購,或至少簽定三方合約、確保是跟客戶指定工廠採購?另外,如果是指這間大東山生技,資本額才580萬,凱羿居然願意預付超過十倍的資本額? 如此粗糙的企業經營方式,實在令人開了眼界,特別是當你知道凱羿的經營方針時四年後,李雙澤在淡江的演唱會上精心策劃了一場游擊行動,抓住前一個表演者,質問他「中國人唱洋歌是什麼心情」,最終成為了民歌口號「唱自己的歌」的精神象徵,卻立刻因為救人而溺斃。可惜年底李雙澤去訪問余光中時,他已經變成「不認為他的詩受到了搖滾樂影響」的余光中了,天知道他經歷了什麼心境轉折。
搖滾是一種文化,這似乎理所當然,但事情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看著在文章裡斬釘截鐵說著「青年無罪」、「資本家操縱搖滾樂」的李雙澤,實在是忍不住笑出聲音。
如果先讀了余光中在《聽聽那冷雨》裡幾篇談論搖滾樂和民謠的散文,再來讀李雙澤的幾篇文章,看到這個強調搖滾樂本身非常純粹、和諧,每過幾段就要反思我國文化風俗的傢伙,實在很難認為他對搖滾樂的認知沒有被余光中影響。論述完整的知性文字逐漸增加,和過去熱門音樂著重娛樂性的介紹截然不同。
創作過〈美麗島〉及〈少年中國〉等歌曲,與胡德夫等共同致力推動民歌風氣,為臺灣現代民歌和人文覺醒運動,注入一股重要力量。至於這一波搖滾樂正名熱潮幾乎獨尊民謠歌手,再加上民歌運動突然爆發,導致許多論述都改以民歌之名被繼承下去,那又是後話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